如何助力刚生好宝宝的“科研妈妈”回归事业,继续攀登科技高峰?今天,上海市科妍回归计划(试点)启动会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这项计划由上海市科技工作党委和上海市妇联指导,上海市女科协实施,将遴选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女性科技人才,给予她们个人生育补贴和科研经费支持;后续还将持续跟踪关心,通过加大宣传、举荐评优、培训研讨等方式予以进一步支持。
上海市女科协介绍,截至2023年,我国女性科技工作者约4000万人逸富盈策略,占比45.8%,是名副其实的“半边天”;截至2024年,上海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中女性占比43.96%,其中女性研发人员比例居全国前列。然而,在我国科技领域高级职位和领军人才中,女性占比较低。究其原因,一个重要因素是孕哺期的科研暂缓会使女性在资源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成为其科研生涯的潜在转折点。
去年一项面向上海已生育科研女性开展的调查显示:46%的受访者认为,生育对女性科技人才职业发展的影响较大,部分女性在生育后选择放弃科研一线工作,仅12%的受访者认为生育对科研工作没有影响。
针对生育影响科研事业这个痛点逸富盈策略,去年1月,上海市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研究员朱美萍在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设立女性科研回归基金,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建议》。“让我没有想到的是,相关部门在采纳这一建议的过程中,像孕育新生命一样历经艰辛,最终孕育出科妍回归计划。我感动于她们的努力,感恩于她们的执着。”朱美萍动情地说。
今天下午,上海市科妍回归计划(试点)启动会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
启动会上,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上海自然堂集团有限公司向科妍回归计划首批捐赠资金100万元。
今年,上海市女科协将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试点开展科妍回归计划。这项计划的申报条件包括: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系统在沪单位的在职在岗女性科研人员,年龄40周岁以下,生育结束后2年内;有博士学位和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承担或参与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科技攻关任务,有突出表现和较好研究成果。
2025年度上海市科妍回归计划(试点)将支持20位女性科研人员,一次性给予每人5万元资助,其中2万元用于个人补贴,3万元用于支持科研。
“科妍回归计划是彰显国家战略的上海担当。”上海市科技工作党委副书记王宇表示,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上海有责任也有条件在优化女性科技人才发展生态方面率先突破。这项计划不仅是落实国家创新战略和人才战略的创新探索逸富盈策略,也是对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的积极响应。
五五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